新疆大学创建于1924年,是新疆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和“211”工程院校。2000年新疆大学被国家教育部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同年,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2004年,学校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部“区部共建”高校。2010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区域学中方项目院校。2012年,学校被列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建设高校(“一省一校”)。2017年,进入全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列入“部省合建”高校行列。2004年成为自治区与教育部“区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校本部、南校区和北校区共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42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
地理位置
新疆大学是一所花园式大学,座落于乌鲁木齐市民族文化中心的国际大巴扎附近,位于火车头商贸城和西域轻工基地之间,与国家二类口岸边疆宾馆和边疆世贸城相毗邻,拥有便利的交通及生活条件。
基本条件
1、学科条件
现有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哲学九个学科门类,涵盖了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学校先后被列入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自治区高峰学科、7个自治区高原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1个本科专业,包括10个国家特色专业,19个自治区紧缺人才专业,1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
2、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79人(含双肩挑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8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03%。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千人计划”(新疆项目)7人,“万人计划”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自治区天山学者40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5人、教学名师23人。
3、办学条件
新疆大学现有24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独立学院,1个教学研究部,4个教学实践中心,8个研究所,1个干旱半干旱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大学分校本部、南校区、北校区三个校区,共占地290.9万平方米(约4363亩)。固定资产总值约2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亿元。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省级中心馆,图书文献总量346.5万册。建成了校园网和CERNET新疆地区主节点和新疆教育区域网控制中心、乌鲁木齐教育城域网。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和西北地区一流的多功能体育馆。
4、生活条件
新疆大学校园内设有各类餐厅、超市、书店、副食品和水果店等;拥有运动场、羽毛球场、篮球场、健身馆等;新建成的留学生公寓大楼坐落于大学中心湖畔旁。该公寓楼各类设施齐全,楼内配有西餐厅、中式餐厅、洗衣房、厨房、休闲娱乐厅等,是全疆住宿条件最好的留学生公寓楼。
5、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与60多所国外大学和教育机构签署了教育交流与科研合作协议,在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设立3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学校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学校、教育部富布莱特项目学校、教育部美大处项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自主招生项目学校、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学校和新疆政府奖学金项目学校。
2010年,教育部安排清华大学为组长、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为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为成员的10所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加入支援高校团队。
汉语国际教育
新疆大学的留学生教育始于1985年,于2008年1月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该学院是新疆大学专门从事留学生教学、科研、管理、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
1、学生类型
● 语言生
学院注重提高留学生的汉语语言知识,开设有汉语精读、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课程,还特别注重提高留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开设中国文化、中国民俗、中国人文地理、商贸汉语、报刊阅读等课程。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学院还开设了中国武术、汉字书法、中国剪纸、手工制作等课程。此外,学院还专门为留学生创造在国内中小学和我校在国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实习的机会。
● 学历生
来华留学生可以选择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化本科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也在我校攻读非汉语言文学本科、硕士、博士专业,按中国学生的培养计划,与中国学生一起学习相关课程。
2、HSK考试
我校是来华留学生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国国内考点,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负责组织来华留学生进行HSK考试。我院培养的留学生在近几年的HSK考试中过级率逐年提高,是全疆高校中过级率最高的学校之一。
3、课余文化生活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在培养留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每学年也定期举行书写比赛、朗诵比赛、歌曲比赛、足球比赛、才艺表演等丰富多彩文体活动。